牙科材料中的复合树脂是一种填料增强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由有机树脂基质和无机填料以及引发体系组合而成的非均匀相混合物。
粘结是做好树脂充填的前提,因为它涉及术后牙齿敏感、充填体脱落、继发龋等问题。目前市场上粘结剂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每一代的不同点基本在于:处理玷污层方式不同,从而形成混合层性质也亦不同,最后纠结于粘结强度、术后敏感、材料分解。但粘结操作基本是一样,无过多的异处,对于粘结剂的涂擦细节,可能还不详知。

酸蚀牙釉质和牙本质是粘结的基本。在采用全酸蚀技术情况下,通过使用含有20-37%的磷酸对牙面进行处理。
在粗糙的牙釉质表面应用磷酸酸蚀剂处理,会使其表面呈现出几个微米深度的多孔结构,于是便增加牙体的接触表面积这就是临床上通常所共知的牙釉质酸蚀和干燥后白垩象。这种表层结构的出现时由于釉柱中心和边缘不同的溶解度引起的。
之后粘结剂就可以融入和覆盖整个酸蚀后表面。粘结剂聚合之后,就形成连续的粘结层,这就是树脂与粘结剂结合的基础。
一般使用20%酸蚀剂,牙釉质酸蚀20s,牙本质酸蚀15s,彻底冲洗牙齿表面,防止酸蚀剂残留在胶原纤维网表面,避免牙本质术后敏感问题。用气枪轻柔的吹去多余水分。要注意的是,不要使敏感的牙本质过于干燥,导致胶原纤维网的塌陷。然后,用小毛刷沾取粘结剂在预备好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区域涂三层(三次),一般需要涂擦15-20s,之后静置15S(留出底漆与牙本质反应时间)吹薄底漆(粘结剂过厚易产生微漏)。
涂布粘结剂时,在牙本质上反复轻轻地涂擦有助于提高粘结剂的渗透,但在牙釉质上这样操作,会导致牙釉质表面结构的损害,应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气枪轻吹,使溶剂(水,乙醇)挥发。
如果粘结剂材料在牙齿表面没有流动并且形成一层光滑的膜,那么代表整个操作过程是正确的,光固化20s后形成有效粘结层,窝洞表面氧仰层呈现出光泽表面,之后可以使用树脂充填。(未固化的单体有牙髓毒性)。
湿粘结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粘结技术,其基本理论就是在牙本质湿润情况下,胶原纤维充分伸展,粘结剂能够深入胶原纤维间的空隙,从而形成一定厚度的混合层,能够明显增加粘结强度。